老年康复科 李 晴
岁月不羁,牵绕着奋斗者华彩的乐章;
时光不顾,眷恋着逐梦人如诗的年华;
回首在澳洋华安康复医院工作的两年时光,有刚被录用时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欣喜,也有为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而加班加点的砥砺前行;有在面对困难时而倍感压力的困顿,也有在同事雪中送炭时萦绕在心田里的温暖;有为了尽快让病人病情出现好转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焦虑,也有在看到病人康复出院给我们送来锦旗时油然而生的成就感…点点滴滴,印证着我们不断成长进步的足迹,也见证着医院薪火相传、砥砺前行,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在喜迎医院建院三周年庆典之际,我愿将我工作两年以来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分享。
在没来医院之前,我一直在综合医院工作,对于“康复”这个概念没有太多深入的认识,但在进入澳洋华安康复医院之后,我才感觉到自己对内科学医学领域知识存在不足,在康复综合训练方面还存在很多盲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康复”和“大健康”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加之老龄化社会越来越成为我国的突出特征,医药卫生产业关注点也已从‘疾病’转移到‘健康’上来,康复医学到了孕育的新时代,推动康复事业和产业发展已成为康复人的新征程。徐州澳洋华安康复医院的建设是徐国泰投及澳洋集团健全“大健康”产业链、完善医疗服务平台的重要一环。医院所提出的“让每一个患者,不论贫富,不论老幼,都能享受到康复的权利”的康复理念深深触动了我对康复医学的认知,让我对康复医学有了更深刻而全面理解。正像在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时一位知名专家所说的那样:康复医学是促进功能改善的医学,但不应局限于肢体和神经等功能的改善,包括脏器在内所有器官的功能恢复都属于康复范畴。
“康复”是一门大学问。两年来,我将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康复医学的诊疗理论结合,对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各种功能障碍(言语、认知、吞咽、肢体功能障碍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得自己的内科诊疗知识经验更加完整。
古人云:“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 秉承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行医宗旨,我们赢得了病人的一致好评。
还记得有一位年轻的脑出血患者,刚来医院的时候对医生、护士及康复师极其不信任,对我们的诊疗方案也是百般挑剔,给诊疗及康复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少麻烦。为了赢得她的信赖,我主动和她谈心交心,对她的焦虑和担心给予充分理解和宽慰,同时我们医生和护士齐心合力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渐渐地她转变了态度,从刚开始的极其不信任变成了充分信任,她也多次给我们说医院就像家一样温暖。现在她虽然康复出院了,还依然与我们医生保持着紧密联系,每当她感到身体不适时就会向我们咨询治疗方法。如果说病人康复好转给予了我们无限的成就感的话,那么赢得病人的信赖就是我们快乐的源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心换心,信任自来!
医术是医生的立身之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有一位88岁的老年病人,她基础疾病多(脑梗死遗留左侧肢体偏瘫合并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身体状况极差,病情相对危重。辗转于各个医院都没有取得良好的诊疗效果,后转入我院治疗。说实话,这样的危重病人管起来很费心费力,科室薛主任看出了我的忧虑,他鼓励我说:“要相信自己的诊疗水平,敢于挑战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在主任和同事们的鼓励下。经过对病人身体状况的仔细检查,查阅了相关诊疗材料,向同事们和资深专家请教诊断方案,采取积极的药物干预及康复综合训练方案来循序渐进的缓解患者病情。经过精心治疗,病人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在不吸氧状态下可床下活动,家属非常感激,并送了一面锦旗。看到病人幸福而又充满阳光的笑脸,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平时工作虽然紧张忙碌,但办公室里同事之间的互帮互助总能给工作中带来阳光和温暖,让我非常感动。
我们科室就像一个小家庭,大家相处非常融洽。工作中,当某个病人的治疗方案效果不好时,大家总能群策群力,建言献策,攻坚克难。最热情的当属程医生了,程医生是一名退伍军人,但是他退伍不褪色,依然能够保持雷厉风行的作风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当收入院病人比较多、工作任务比较重时,总能帮助其他医生分配工作任务并主动要求收治病人并管理。我为工作在这样的医院和科室感到庆幸和自豪。
科技的进步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在如今这个一张卡、一部手机就能走遍天下的时代,老年人却成为了弱势群体。近期,一则老年人因不会出示“健康码”而禁止通行的新闻刷爆了各大媒体网络。而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我们也会时常遇到类似的问题。
前不久,有一位81岁的病人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由于儿女平时工作忙不能长期陪护,只留守一个老太太照顾。它们老两口文化水平较低,而且耳目失聪,在办理出入院手续时可犯了难。为了让老人能够顺利住上院,我们及时与他和他们的儿女沟通,在征得它们的同意之后,我们顺利办理了各项出入院手续,赢得了他们的充分信任,病人对我们的诊疗也积极配合,并取得了良好的诊疗效果。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康复医院会迎来越来越多的老年病人,相对于我们年轻人,它们头脑不再灵活,手脚不再便利,“文化代沟”日益凸显,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时刻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父母之情待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共同构筑温馨和谐的康复医院。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作为医院的一名员工,我们要发扬钉子精神,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为医院的发展注入蓬勃的力量。我与澳洋共奋进,且以此文付芳华!
上一条:“关爱生命健康护航”国际护士节庆祝活动
下一条:建院三周年征文作品赏析之二:《藏在镜头里的感动》 |
返回列表 |